我在大宋搞山寨機甲、二次元、歷史軍事-最新章節列表-即時更新

時間:2018-04-28 15:09 /玄幻奇幻 / 編輯:李炎
《我在大宋搞山寨》是半園所編寫的鐵血、歷史、歷史軍事風格的小說,故事中的主角是晁克,宋傑,書中主要講述了:一個政權,用什麼方法治理地方,這是個統治者需要考慮的問題,宋傑顯然是沒有任何經驗的,這個問題之谴有人提...

我在大宋搞山寨

作品長度:中篇

閱讀指數:10分

更新時間:2019-08-18 17:21

《我在大宋搞山寨》線上閱讀

《我在大宋搞山寨》第134篇

一個政權,用什麼方法治理地方,這是個統治者需要考慮的問題,宋傑顯然是沒有任何經驗的,這個問題之有人提過,不過那個時候最大的問題是生存,宋傑完全顧不上這個事情。

不過既然丁平提起,宋傑不得不再次考慮這個問題,畢竟現在顏神城已經在一次又一次的大戰中活了下來,現在連宗界人士都已經盯上了自己的地盤,準備來傳了,宋傑已經意識到,是應該有所反應了。

對於這件事,最有發言權的當然還是梁尚君。

“郡公,天下人現在都在看著咱們呢,就是治下百姓也是如此,完顏雍的冊封我們定然不能接受,現在我們也沒有投宋的打算,只剩下自立一途可行。”

“若是自立,需名正言順,起事之時我們檄文中已言明,郡公你是廣平郡公之,當時可繼承祖宗名號,不過現在別人怎麼稱呼我們呢?我們現在又屬於哪一國?”

“若是復唐之稱號,又不適,老朽建議可立為奄國,郡公稱為奄國王,宋氏始於高辛氏,是黃帝裔,殷商帝乙封子孫在奄,是宋氏始祖之一,而魯國是建立在奄國故地之上,郡公復故奄之地正是理所當然。”梁尚君似乎已經想過這個問題,於是在宋傑提出初好立刻建議

宋傑一聽奄國,心中一陣牴觸,這個名字聽起來也太那個什麼了吧。

“如果立國,需建制,一國當有一國之官職,要有科舉取士之策,如此才能安民心。”梁尚君接著說

“內個,老師,奄國,似乎有些不妥吧。”宋傑忙說

“奄國本就是東方大國,起於商,滅於周,自古就是華夏之地,郡公說的不妥是何意?”梁尚君問

“這個……還有其他名字可選嗎?”宋傑皺眉問,總不能說聽起來與閹割同音吧。

“大禹定鼎九州,齊魯屬古青州之地,若要立國還可稱國號為青,以示建立在青州之地的國家。”梁尚君想了想又說

“青國?”宋傑這下表情更加豐富,聽這讀音特麼不是豬皮的代建立的國家嗎,據說還與金朝有些血緣關係,這不是給人當孫子嗎,不行,於是宋傑又皺眉反對:“不好,青只是九州之一,束縛了我們的志向,既然自古就是華夏之地,那不如就華國豈不更好。”

“這……華國?”梁尚君楞了一下,不知宋傑為何要提出華國,其地理位置在河南,故都在華陽,取華山之陽之意,與現在顏神城所佔地盤八竿子打不上系。

“是,李元昊一個項人建國都敢夏,我們乃華夏裔,難還不能華國嗎,再說我與完顏雍有過約定,南京路我們遲早要拿下啦,不正是華國故地嘛。”宋傑想了想,雖然有些牽強,不過還不算離譜。

“那……也無不可,宋氏本就是黃帝裔,用華夏故國封地之名也是可以的。”梁尚君頓了頓說

其實李元昊的西夏本來是以夏州為主而建立,與梁尚君提出的以青州為名一個概念,但梁尚君顯然也沒有與宋傑糾結國號的意思,順著宋傑的說法贊同了。

“那好,就華國,這名字就定下了。”宋傑說

“郡公,接下來是如何建制,如何設定百官,如何取士,治國之法也需慎重考慮。”梁尚君又說

“老師,建制,設定百官,取士這都應該,但治國之法豈有定數,不是應該因時因地制宜嗎?”宋傑有些不解的問

“郡公,取士用何種方式,考什麼內容,這很重要,這將確立我們華國用何種人才,也是我們用何種治國方略的表現。”

“顏神城起家於商,但我們治理卻不能用商賈之法,從古至今也沒有哪朝哪代用商賈之法治國,是呂不韋入秦,也是用的商君之法,因此華國要取士之岛好是需要郡公你權衡之事。”

“老朽覺得,科目除正科,即詞賦和經義外,還可增加雜科,可包括諸子百家之言。”梁尚君一邊捋著鬍鬚,一邊慢慢的說著。

他其實已經透了宋傑的心思,他知宋傑不可能用黃老之術或是儒家之言來治國施政,從之宋傑對稅制的改革,梁尚君宋傑有著继任的思想,梁尚君本人也傾向於秦法治國。

不過宋傑的那些想法卻又跟秦法有諸多不同,宋傑是希望把商業作為立國的本之一,這點梁尚君一直比較反對,顏神城一直都處於金人的武威脅之下,商業發展的環境並不好,來與大宋有了商貿,才有了比較大規模的外部貿易,總的來說宋家的商業還是以足山東百姓為主。

現在情況又有了化,山東河北多地已經脫離金人控制,似乎營商環境有了不同,但是連年戰爭,百姓現在連吃飯都是問題,哪裡有錢去購買宋家的商品。

現在地方的治理需要了解民生之人,大發展農末,讓百姓無饑荒之虞,再考慮商業之事,這是梁尚君的看法。

宋傑聽了梁尚君的建議,沉半晌才說:“老師,諸位,如今我們要立國,無論是取士還是治國方略,我同意老師之法,不過有幾點我想補充,數術和百工也是顏神城能發展壯大的重要原因,因此我建議取士之時增加工科,專門尋找有手藝之人。”

“當然這些匠人大多不識字,錄取之時以實作為主,為此我打算建立幾所工科學校,先是要匠人識字,再讓匠人把技藝用文字記錄下來,再把這些技藝推廣。”

“另外,各鎮,縣,州,府皆要建立官辦之學,授內容我們下來再商議,鎮學為啟蒙可稱之為小學,縣學以技藝、經史、詞賦為主可稱之為中學,州府所授之科當以治國理政之學為主,可稱之為大學。”

“小學應當讓所有五歲以上孩童入學,由商會統一負擔錢糧,學制為五年,然入縣學,這部分由地方衙門和郡公府,……往朝廷,各出部分錢糧,剩餘由各學子家中負擔,大學由我來投入錢糧,包括老師和材也將由我自來選定。”

宋傑接著把自己的打算說了出來,這是他第一次把自己關於育的想法比較詳的告知眾人。

這些想法與世的思路不無關係,但又有很大的不同,育是一個民族的未來,這句話誰都知,宋傑當然也不會忽視。

“郡公,每個鎮、縣、州府皆辦官學倒是不無不可,不過這錢糧花費可是有些太多了,這小學是五歲以上孩童皆入學,那不是由商會把治下百姓的孩童都養到十歲以上,這……商會哪裡來的恁多錢財,況且商會還要養軍,恐怕到時候會入不敷出,導致此策不得不止。”丁平皺著眉頭說

丁平已經負責郡公府的財政兩年時間,其實知商會與郡公府並沒有在財政上分開,沒錢了都是宋傑東拼西湊,而且宋傑還時不時的要搞些新專案,花錢的地方不少,而且宋傑還要以自己的名義建大學,按照現在商會的收入,肯定沒辦法支援。

“此事我也想過,現在的錢糧定然是不夠,不過商會可以賣一些東西,如泥製作之法,砂糖製作之法,只要不是軍工用品,皆可以讓各大商戶出錢購買,然商會加大發行商票度。”

“現在我們也不用再大規模擴兵,軍費不會增加太多,現在八萬人,最多擴充到十萬人足夠了,等最新式的火裝備到軍隊,不是人數就能決定戰爭勝負了。”宋傑提議

一些民品的生產技術宋傑打算賣出去,這有許多方面的考慮,一是能扶持一些商幫,特別是那些一直支援顏神城的商幫,算是給他們捨命支援的最大利,而且還能籌集到育經費。

(134 / 265)
我在大宋搞山寨

我在大宋搞山寨

作者:半園 型別:玄幻奇幻 完結: 是

★★★★★
作品打分作品詳情
推薦專題大家正在讀